11月22日,格力地产在资本市场投下了一枚震撼弹,正式对外宣布了重大资产重组计划。根据该计划,格力地产拟以其全资持有的上海合联、上海保联、上海太联、三亚合联及重庆两江这五大子公司的100%股权,以及公司相关的一系列对外债务,与海投公司所持有的珠海市免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51%的股权进行一场战略性的资产置换。此次重组,对于格力地产而言,无疑是一次历史性的跨越。它不仅标志着格力地产将逐步挥别昔日辉煌的房地产业务,更预示着公司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,正式迈入盈利能力更为强劲、现金流状况更为稳健的免税业务领域。
购房者的 “买房意愿” 降低,曾经投资买房的人逐渐变少,购房意愿不断下滑。很多购房者已经理性下来,不再盲目地投资房子。根据央行给出的调查结果显示,对于房价,大多数购房者不像过去一样,狂热地看涨。同时,房子供过于求,大多数家庭根本不缺房子,想买的买不起,买得起的又担心砸在手里,或者亏本。因此,购房意愿降下来,也不意外。
2. 开发商拿地谨慎,土地流拍现象增多。
拿地金额连续收缩,房企投资仍谨慎。今年前 8 个月,超八成房企拿地金额同比下滑,百强房企拿地投资金额下降,且降幅持续扩大。从单月情况来看,8 月份房企投资意愿几乎降至 “冰点”,百强房企中近八成企业未有新增土储入账。同时,土地流拍现象增多,一线城市及二线城市间土地流拍率也出现明显分化,广州流拍地块 14 宗,成交 27 宗,流拍率达 34%,剔除商办地块后,该地宅地流拍率已达 50%;其余三座一线城市均无一宗宅地流拍。
3. 房价下跌,业主主动下调挂牌价,部分业主出售房产盈利减少甚至亏损。
1. 销售额急剧萎缩,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下降,负债激增。
房地产市场业务萎缩,开发商销售额急剧下降。购房者购房意愿降低,市场需求不足,导致房子销售困难。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,不少房企的经营性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,万科的经营性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去年同期的 83 亿元缩减至 - 53 亿元,缩水 164%;金地集团则由 31 亿元缩水至 15 亿元,缩水 51%。同时,负债却在不断增加,70 家房企的平均资产负债率达到了 63.8%,较去年同期的 62.0% 有了进一步的上升。资产负债率达到 70% 以上的房企已达到 29 家,如万科的资产负债率达到了 79.0%,同比上升 7%;金地集团则达到了 74.9%,同比上升 4%;招商地产则达到了 67.0%,同比上升 7%。
2. 融资环境恶化,国内房企 IPO 或借壳上市审批暂停,增发、配股和发债被叫停,房地产信托政策日趋严格。
1. 保障房建设增加,市场份额被挤压。
随着保障房建设的增加,房地产市场格局发生了变化。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可能导致市场住房供应过剩,从而影响商品房销售。保障房的出现会吸引一部分原本购买商品房的人转向购买保障房,减少了商品房的需求,可能导致商品房市场的萎缩。例如,天风・房地产的研究指出,在注重 “民生” 属性和减少代际间居住不公平性的出发点下,商品房对保障体系的让渡可能是不可避免的。同时,保障房的价格相对较低,会对商品房的价格形成一定的压力。大量建设保障房对商品房市场确实会产生一定影响,但具体影响程度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。
2. 房地产市场分化,强者越强,弱者可能消失。
同时,房地产市场分化,强者越强,弱者可能消失。在市场萎缩的情况下,大型房企凭借其资金实力、品牌优势等,在融资和销售方面仍有一定的竞争力。而中小房企则面临着更大的压力,部分中小房企已经出现债务违约、项目停工等情况。市场格局的变化使得中小房企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,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开发商退出市场。
河南格力空调总代理
服务热线:180 3788 7953
Email:583850510@qq.com
Copyright © gree371.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07866号-1 技术支持:星悦互联